当中国车市在电动化浪潮中加速分化,一个以"机械纯粹主义"为标签的新玩家正低调落子。2025年5月,英力士汽车在京举办品牌交车仪式,其全球首席商务官Mike Whittington与首席营销官Jonathan Hill首次系统披露在华战略——这个脱胎于化工巨头的汽车品牌,正以"非典型"路径切入硬派越野市场,试图在新能源与老牌劲旅的夹击中,开辟一条兼顾传统机械魅力与现代场景需求的差异化赛道。
一、产品矩阵:从硬核性能到场景重构的精准落子
在产品端,英力士以"掷弹兵"系列为核心构建多元矩阵。除已上市的基础版、Fieldmaster版和Trailmaster版,2025年3月推出的掷弹兵1924版借集团旗下服装品牌Belstaff百年庆典切入高端定制市场,而即将落地的Arcane Works定制车型与低碳环保的Fusilier版本,则分别瞄准个性化改装与可持续出行需求。这种"经典款+定制款+新能源"的组合拳,既延续了硬派越野的机械基因,又通过场景细分触达更广泛用户——正如Mike Whittington所言:"我们不做盲目扩张,而是让每款车型都精准对应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英力士对产品的打磨渗透着"反数字化潮流"的思考。当多数车企追逐大屏交互时,掷弹兵内饰保留大量实体按键,其设计逻辑源于用户调研中"机械操作可靠性"的高频诉求。Jonathan Hill以试驾体验为例:"老款卫士在雨天高速行驶时缺乏安全感,而掷弹兵通过机械结构与数字科技的融合,既保持了硬派越野的操控质感,又提升了公路行驶的安全体验。"这种"重机械工程,轻数字堆砌"的理念,恰是其区别于竞品的核心标识。
二、市场策略:在竞争红海中锚定"稳健生长"节奏
面对中国硬派越野市场的激烈竞争,英力士选择以"两年筹备期"的耐心构建根基。从产品适应性调整到本地化团队搭建,其前期投入覆盖全链条——这种"不抢首秀,重根基"的策略在渠道建设中尤为明显:首批仅在北京、上海、成都开设销售服务中心,计划三年内布局约15个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网点。"我们见过太多品牌因盲目扩张陷入困境",Mike Whittington强调,"与优质合作伙伴携手,比快速铺量更重要。"
这种稳健策略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独特性的深度洞察。当新能源越野车以智能化为卖点吸引年轻群体时,英力士敏锐捕捉到另一批消费者的需求:既有对经典设计的情怀认同,也有对数据安全的高度敏感。数据显示,掷弹兵在海外市场的用户中,实用主义者(如公用事业从业者)与生活方式追求者(如露营爱好者)形成鲜明分层,但二者均被"真实工程实力、纯粹设计语言、突破常规功能"三大特质吸引。这种用户画像的多元化,为其在华市场拓展提供了清晰的人群锚点。
三、品牌破局:用"跨界基因"激活硬派越野的情感共鸣
在品牌建设上,英力士走出一条"非赛事营销"的差异化路径。不同于传统硬派越野车依赖达喀尔等赛事背书,其选择与自行车队、奔驰F1车队等技术型运动合作,强调"数百万公里严苛测试"的产品可靠性。更具看点的是其与曼联的跨界联动——针对中国庞大的曼联球迷群体,英力士正筹备专属活动,而曼彻斯特卡灵顿训练基地已将掷弹兵纳入日常用车。这种"体育IP+生活方式"的组合拳,打破了硬派越野品牌的传统营销框架。
"Built For More匠心无界"的品牌Slogan,恰是上述策略的浓缩。Mike Whittington解释道,这句口号不仅指向个人用户的探索需求,更覆盖公用事业、消防、科研等专业场景——掷弹兵在海外已被用于水电燃气抢修、快递运输等领域,其"多场景适应性"构成了区别于竞品的核心价值。而Jonathan Hill补充的"可能性"维度,则通过车主社区的自发成长得以印证:美国犹他州200多位车主的自驾聚会,与中国越野爱好者对官方改装配件的探索,共同勾勒出品牌生态的活力图景。
四、长期主义:在电动化浪潮中坚守"价值公约数"
当被问及新能源趋势下的生存逻辑,英力士的回答颇具哲学意味。Mike Whittington坦言,尽管全球燃油车市场份额仍占主流,但中国电动化进程的迅猛有目共睹。然而,品牌并未选择跟风推出纯电车型,而是坚持"用产品价值匹配真实需求"——掷弹兵的燃油动力总成,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越野场景中反而构成优势,其"说走就走"的自由度,正是当下露营热潮中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种对"价值公约数"的坚守,体现在销量预期上则是"反焦虑"的姿态。英力士汉巴赫工厂年产能约4万至5万辆,品牌更关注"可持续盈利模式"而非短期销量数字。"我们希望找到真正认可品牌价值的用户,"Mike Whittington强调,"去年北京经销店的表现证明,当消费者体验到掷弹兵的机械魅力与场景适应性,自然会做出选择。"
结语:小众赛道的"价值重构者"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主导的中国车市,英力士的入局像一场"逆向实验":当多数品牌追逐流量与速度时,它选择用机械质感与场景体验构建壁垒;当硬派越野市场陷入"赛事营销内卷"时,它以跨界合作与用户社区激活情感连接。这种看似"逆势而行"的策略,实则暗合中国消费市场的分层逻辑——正如掷弹兵车主画像的多元化所揭示的:在电动化浪潮之外,总有一群消费者执着于"纯粹驾驶乐趣"与"真实越野体验"。
英力士能否在这条小众赛道上站稳脚跟?或许其品牌核心价值中的"可靠性、耐用性、设计感",早已给出了答案——在快速迭代的时代,坚守"匠心"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