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30 18:18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初春的清晨天还未亮,室内温度仍然有些冷,病房里各种仪器的声音交杂,护士段宛辛走过病房,完成了通宵的夜班工作。现在她终于可以到休息区,脱去身上的防护服、面罩,畅快的深吸一口气。长时间佩戴防护设备,给她留下多道印痕。但此刻段宛辛已然不在乎,她只想快点完成消杀工作,回到宾馆睡上一觉。然而,睡一觉这个小愿望提前实现了,她刚上回宾馆的大巴车,就睡着了。这只是她“战疫”52天中,很寻常的一天。
段宛辛是来自吉大三院的一名普通护士。90后的她身上有着同龄人敢说敢干的冲劲,而她在此之外,多了一股执拗的毅力。从学习到工作,她都特别自觉,很有主见,遇事勇往直前。
2020年初,疫情蔓延,武汉按下了“暂停键”。段宛辛在这个时刻,不顾一些朋友反对,果断报名了吉大三院的援鄂医疗队,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参加防疫工作。
抗疫工作伴随着病毒感染的危险性。由于已有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甚至牺牲,所以段宛辛他们每天要严格区分内外着装,严格消杀,并且穿着防护服进行护理作业,这给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段宛辛在抗疫期间工作量很大。他们所支援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在疫情期间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近2000人次,虽有多支医疗队在此奋战,但人手仍然捉襟见肘。很多危重症患者连呼吸都困难,日常生活和治疗每一环节都需要大量护理,甚至是排泄,这令段宛辛与同事们的工作更加繁重。
1
如果翻看疫情期间段宛辛的照片,很难想象她在援鄂期间的劳累与紧张。除了每天繁忙的护理工作,相当多的照片都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打太极拳、跳舞等自我欢乐的场景,也正是这些照片,展现了他们在高压、高危环境下乐观、不屈的工作态度。
随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病患减少,吉大三院医疗队抗疫工作结束,段宛辛随医疗队一起返回家乡。在抗“疫”的52天里,段宛辛被人无数次的问到是否害怕,“与害怕比起来我更多感到的是责任的深重。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战士,爸爸是老共产党员,他们经历过的艰苦比我要多,到我这,我渴望迎着风和朝阳,让青春在抗疫最前线绽放。”正如她在抗疫期间发的朋友圈一样:“这是一种执念,一种生在新中国,长在五星红旗下的执念。”
17年前,非典疫情之时,身为时代中坚的60后、70后扛起时代重任,保卫了当时尚且年幼的90后。时光荏苒,当新冠疫情袭来时,一批像段宛辛一样的90后接过时代重任,用血肉之躯挡在了我们面前。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段宛辛等90后身上的责任与担当,正如红旗HS5一样,在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的当下,做到不负初心、不负时代、不负期望,砥砺奋进、斗志昂扬。段宛辛说“这一年,我的心与红旗更近了!”
或许你没有像段宛辛一样参与抗疫的经历;
或许你只是为了生活打拼的年轻人;
或许你滚烫的人生不想被辜负;
来吧朋友,
说出你的故事,
参与#这一年,我们一“旗”走过#红旗HS5车主故事征集吧!
展开余下全文
全部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