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27 17:25
车圈总流传着一句话,得A级车者得天下,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A级家轿作为入门级市场,能将空间、配置、操控等所有“首购刚需”都平衡的容纳进去。年轻人走出社会首选A级车,新婚两口子组建家庭首选A级车,公司小白领也会首选A级车、平时代步更是A级车最为便利…… 这样一来,A级市场当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在市场中,第七代伊兰特与朗逸两款车的知名度高,保有量大,一直是A级车中的“香饽饽”。那么这二者之间,谁的内涵更加丰富,更符合A级车该有的“内外兼修”特质呢?我们一起来比较一番。
第七代伊兰特
朗逸
外观PK:伊兰特视觉冲击力更强烈
看车,首当其冲关注的必定是一辆车的外观,它代表了一辆车的“脸面”。
朗逸的设计从一而终,几乎从未有过突破,长久以来的造型一直延续沉稳、中庸的风格。虽然下格栅进行了“更新换代”,雾灯区配备了大面积黑色塑料饰板,但整体看起来并不精致,也没有设计感,仿佛只是配置的堆砌。大众的“VW”logo采用了扁平化设计,简洁明了,却也十分平淡无趣。朗逸总体仍未摆脱传统的“大众脸”,缺乏明显的记忆点,不够深入人心。
朗逸
第七代伊兰特基于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它将短前悬、长轴距、长后悬、低重心设计融为一体,具备了“轿跑范”,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前脸采用犹如碎钻模样的楔形元素规则排列分布,增加了高级质感,提升前脸辨识度。车头两侧不规则造型的前大灯组与前格栅完美融合,造型更能吸引人眼球。侧面线条凹凸有致,并从前翼子板末端延伸至后门末端,让车身呈现出强烈的动感,搭配五辐式轮圈,让第七代伊兰特展现出了更有型的“性能范”。
第七代伊兰特
内饰PK:伊兰特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科技范儿满满
不止是外观,两款车在内饰风格的选择上差异也很大。朗逸主打商务范儿,内饰设计有所升级,全系标配8英寸触控屏,比起上代车型有了不小的变化。但物理按键的设置过于繁琐,容易令人眼花缭乱,且座椅僵硬的弊病仍未得到解决,长时间驾驶劳累感更甚,这对于当下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有点无力。总的来说,朗逸内饰设计中规中矩,并不出彩。
朗逸内饰
第七代伊兰特的内饰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它采用以驾驶员为中心的沉浸式座舱,双10.25英寸智慧连体屏中的中控屏采用了画面向驾驶位倾斜10°的设计,车内有64种颜色、10种亮度的氛围灯可以跟随驾驶模式、音乐模式随时切换。最重要的是座椅很有包裹感,坐上去让人有一种“陷进去”的感觉,对于辛苦工作一天的上班族来说,称得上为一个“移动式沙发”。
第七代伊兰特内饰
由此可见,朗逸整体设计偏向常规,而第七代伊兰特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且富含科技感,能够令人眼前一亮,更符合当下广大消费者的审美。
配置PK:伊兰特各种“加料”,含金量更高
有不少人认为,设计是件见仁见智的事,难以统一衡量。但配置方面的实用性,就有很多标准可以去量化审视了。2021款朗逸搭载了大众智慧车联系统,具备语音识别、APP智联控车(如远程上锁解锁、查看车辆状态)等相关功能。连接手机后可将CarPlay、CarLife互联投屏到8英寸中控屏中,听歌、打电话等都方便了不少,配置丰富度处于高端级别。
虽然2021款朗逸在配置上竞争力十足,而第七代伊兰特却更像是“配置超大杯”。它搭载的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不仅朗逸有的它都有,该系统还“加料”了车家互控、BLE蓝牙钥匙、位置共享等多项智能应用,不仅比朗逸更加丰富,实用性也更强。
以远程控制为例,朗逸只能单纯通过APP控制车辆,而伊兰特的车家互控功能则可实现双向控制,当你快下班时,通过手机的BlueLink APP远程开启车内空调冷风就能先为车内降温,进入车内后再用该功能远程开启家里的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具,这不光能减少家务的烦恼,到家还能马上吃到热饭,生活幸福指数飙升。
此外,伊兰特的位置共享功能对组团自驾出游的朋友更加友好。车主可以创建队伍目的地,实现多人同时定位,随时关注朋友的位置,比打电话沟通方便了不少。
第七代伊兰特
整体来看,朗逸的产品力的确不如第七代伊兰特。从设计感和智能科技配置表现来看,第七代伊兰特能让年轻消费者尽情享受高品质汽车所带来的出行体验,不愧是消费者们苦苦搜寻的“内外兼优”系优秀座驾,并得到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收获美媒评车榜单《KBB》的“百思买”年度车评选“最佳紧凑级车”和第四届中国汽车金牛奖“90后新精英车型奖”等赞誉。
展开余下全文
全部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