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类投诉频发 平安普惠提醒消费者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点,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汽车年销售额逐年增长。在消费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贷款的方式进行购车,这也刺激了汽车金融的发展,随着各大汽车厂家纷纷推出无息或贴息优惠政策,汽车金融市场正在被快速激活。
不过,在购车贷款表现红火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条“灰色地带”,汽车金融类投诉不断出现。日前,中消协发布《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显示,目前,汽车金融类投诉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在购车时必须在该店购买保险,强制贷款买车的消费者缴纳金融服务费;二是缴纳续保押金或续保保证金,也就是汽车销售商规定车主在按揭还贷期间,每年必须在店内续保,否则押金不予退还;三是收取按揭手续费。尤其是在收取金融服务费方面经常出现纠纷,造成维权事件的发生。
据了解,正常购车报价单主要由指导价、购置税、上牌费、保险费四部分组成。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消费者采取贷款购车的方式,4S店开出的报价单中往往还包含一笔所谓服务费,而且金额与贷款额度挂钩,高者能够达到数千元。
针对这种情况,互联网金融平台平安普惠提醒消费者,在贷款购车前一定要仔细算一算帐,看看如此贷款是不是真的划算。因为在大部分4S店,贷款购车除了需要缴纳服务费以外,还不能享受购车的其他优惠,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如果消费者确实缺少购车资金,不妨换一种贷款思路。比如可以通过像平安普惠这样的消费金融平台申请贷款,然后用这笔贷款全款购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满足贷款购车的需求,又不会增加额外的所谓服务费,而且还能享受全款购车的所有优惠条件。
目前,平安普惠所推出的贷款服务支持诸如购车、装修、旅游、婚嫁、教育等众多消费场景,而且每一款产品都拥有特殊的针对性,能够满足日趋多样化的贷款需求。
购车贷款存“服务费”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顽疾,不过目前还没有相关规范的制约。金融专家也呼吁,金融机构要明确贷款购车的收费明细,政府要对汽车金融制定法律法规,多管齐下,加快信息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