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进取——“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
自奥迪品牌诞生之日起,“进取”二字便深深地铭刻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每一个奥迪人,对技术的狂热、对创新的执着驱动着奥迪不断突破。而每一款印有四环标志的产品,都是一个被赋予了生命的科技精华,它们凝聚了思想、凝聚了希望,更展现了汽车工业无限可能的未来。
“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Vorsprung durch Technik)早期广告语
“进取”成就了奥迪辉煌的历史,“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这个相伴四环标志的品牌理念,更是从最深层面清晰地展现了奥迪品牌百年传承的精髓与信念,诠释了奥迪品牌对技术引领的坚持与奋进。对奥迪来说,“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一个简短的声明,更不是一条生硬的法则,而是奥迪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始自根源的创新
奥迪品牌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先生是20世纪初期享誉德国的汽车工程师,在霍希先生的字典里,似乎没有“妥协”的定义,霍希始终坚持“只生产动力强劲、高品质的豪华汽车”,他对技术创新、技术突破的追求有时甚至达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先生在科隆创立了“霍希”汽车品牌,1901年,奥古斯特·霍希先生设计制造了自己的第一辆车,这辆车创新地采用了前置发动机技术,这也是霍希一直坚持但在当时未被汽车行业所接受的先进理念。其发动机内部设计也创新的使用了单缸双活塞设计——这一创新举措在当时首次解决了发动机震动过大的问题,因此,奥古斯特·霍希为这款发动机取名为“无冲击震动发动机”。
霍希制造的第一辆车所拥有的前瞻性设计理念让当时的汽车界对霍希刮目相看,而在当时它所展现给世人的技术及理念仅仅是一个开始。在霍希工厂移师萨克森州后,奥古斯特·霍希又先后发明并率先使用了轴传动技术、高强度镍铬钢车轮齿轮、轻质合金差速器等先进技术。
一系列令人称奇的先进技术,确立了霍希汽车及霍希先生本人在汽车界的地位。
称雄豪华车市场
1909年,霍希先生与霍希公司分手,在茨维考另立门户,创立了奥迪汽车公司。奥迪公司仍然坚持了霍希先生“只生产动力强劲、高品质豪华汽车”的理念,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尝试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后,霍希品牌与奥迪品牌双双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霍希汽车成为当时德国顶级豪华车的代表,而奥迪汽车则因为优雅、动感的特点成为德国贵族的最爱。
1926年秋季,柏林汽车展上推出的“霍希 8”系列303型汽车,是一款极富意义的霍希车型。它采用直列8缸发动机,为全德国第一款8缸发动机豪华车。其先进的技术、高超的性能和极佳的可靠性成为德国汽车工业品质的代表,被誉为二十年代汽车工业“繁荣兴旺”的象征,成为所有竞争对手争相模仿的对象。此后,霍希“8”系列成为霍希品牌最有声望的一个车型系列。
1926-1927年霍希8型303 Phaeton率先采用了直列8缸发动机
几乎同时,奥迪公司也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成为德国豪华车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并且成为德国汽车技术创新的代表。1921年,奥迪在德国率先推出了左舵驾驶的量产汽车奥迪K型。左舵驾驶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使超车操作更加安全。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左舵驾驶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不仅如此,奥迪汽车对低风阻和轻量化的追求也在当时展露端倪。1923年,工程师在奥迪K型车上开始了实验性尝试,他们不仅赋予K型车全新的铝制车身,并率先使用了流线型车身设计。
1923年基于奥迪K型车打造的具有流线型设计的全铝车身
在技术和品质上的不断突破与积极进取让霍希汽车和奥迪汽车在德国大受欢迎,霍希和奥迪成为当时德国豪华车市场上最为重要的品牌之一。尤其是定位更为高端的霍希品牌,据记载,1932年,德国当年新注册8缸4.2升以上排量的汽车中,霍希独占44%的份额,其余为奔驰、迈巴赫、奥迪等品牌瓜分。而在1938年的新车注册统计中,霍希在4升以上顶级豪华车市场上的份额则高达55%,是主要竞争对手的3倍。
银箭辉煌
1932年,霍希、奥迪、DKW、漫游者这四家德国汽车公司合并为“汽车联盟”,并以紧紧相连的“四环”作为公司的标识。这次合并不仅使“汽车联盟”跃居为德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更使得这四家各具特色的企业在新格局下挥洒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才华。
在“汽车联盟”时代,最为辉煌的记忆当属其“银箭”赛车称雄欧洲汽车大奖赛(当代F1赛事前身)的历史。如今,无论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还是顶尖的超级跑车,都采用“中后置”式发动机布局。中后置发动机布局的好处众所周知,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后置发动机布局是由汽车联盟公司在其“银箭”系列赛车上首次成功应用并将其发扬光大的。
1934年3月,汽车联盟A型“银箭”赛车在茨维考下线,这款赛车由汽车联盟和费迪南德·保时捷先生共同开发,一台强悍的V16汽油发动机被安放在驾驶员座位和后轴之间,这样一来,传动轴不必再穿过车手的驾驶舱,这意味着车手可以在车内坐得更低,随着重心的下降,油箱被安装在车身的中部,实现了车身前后的最佳重量分配,令操控性能大幅提升。
首次在四环银箭赛车上出现的中后置发动机布局
在随后数年中,汽车联盟相继推出了B型、C型、D型“银箭”赛车,“银箭”赛车不仅全部采用中后置发动机布局,还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流线型车身设计和轻量化车身技术,其中部分赛车为了追求轻量化,采用了全铝车身。
这些赛车为汽车联盟揽获数十个大奖赛冠军,并且创造了多项陆上速度的世界纪录。在D型“银箭”赛车拿下“二战”前最后一站大奖赛的冠军奖杯之后,疯狂的银箭时代终于在战争的铁蹄下停止了冲刺。
技术与复兴
“二战”无情地摧毁了“汽车联盟”,位于东部德国的奥迪尤其为甚。其设备、资料,甚至人才都在战争中损失殆尽,此时的奥迪面临覆灭的命运。然而,奥迪公司的进取哲学促使其没有向挫折低头。1968年,奥迪工程师独立开发出融合多项技术创新的“奥迪100”车型,凭借众多前瞻技术和超越时代的驾乘感受,奥迪100迅速走红,挽救公司于危难之中。
在随后的岁月中,奥迪公司始终重视让奥迪100在竞争中保持技术引领。1976年,奥迪100大胆地采用了直列5缸汽油发动机,创造了“6缸动力,4缸油耗”的高效神话;1979年,奥迪200车型(奥迪100的高端产品)开始配备当时最先进的汽油喷射系统和废气涡轮增压器,开启了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新时代;1982年,奥迪100配备了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这种早期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奥迪TDI清洁柴油发动机的前身;1982年,第三代奥迪100的诞生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整车风阻系数创世界量产轿车中新低,仅为0.30彻底打破了当时汽车界的开发、设计理念,开启了追求超低风阻车身的新时代。
奥迪TDI清洁柴油发动机的前身——Turbo Diese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
奥迪100系列是奥迪品牌在“二战”后实现复兴的划时代车型,它的成功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奥迪品牌“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精神的最佳诠释。
quattro传奇
1977年2月,在一次位于北极圈内的芬兰森林中的原型车测试中,时任奥迪车身试验负责人约克·本辛格陷入了思考:“如何能让传统的轿车也拥有强悍的四驱性能……”与此同时,奥迪主管技术研发的董事会成员,传奇人物费迪南德·皮耶希也正在思考如何才能使奥迪品牌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在与本辛格长谈之后,皮耶希思考了一整夜,并决定将奥迪未来的突破点锁定在技术创新上。“我们就这么干吧!”——皮耶希次日清晨简短的电话通话,注定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诞生。
1980年,奥迪工程师天才般地将空心传动轴设计应用于“Audi Quattro”轿车,这是汽车工程史上的全新创举,它成功地将原先只能用于越野车的四驱系统植入轿车底盘,为奥迪品牌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天地,并为轿车驱动形式的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1986年秋季,奥迪80 quattro采用了全新的中央差速器——托森式中央差速器,将动力以50:50的分配比例传递至前后轴,在必要时,可将最多75%的动力导向牵引性能更好的车轮;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将强大的四驱牵引能力与轿车完美结合
上世纪80年代后,凭借quattro这项技术,奥迪赛车开始横扫世界拉力赛场和场地赛事,并逐步在民用车领域建立起奥迪独有的四驱车型系列,成为差异化竞争对手的重要特色。
2005年,自锁式行星齿轮中央差速器按照40:60的比例分配前后轴动力,以不均匀的动态扭矩分配实现了动感、偏向后轴的车辆操控特性。2010年,第一代quattro问世整整三十年之后,奥迪推出了全新的全时四驱系统——配备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和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冠状齿轮中央差速器全面超越了前代技术,能够实现范围更大、效率更高的动力分配,最多可将85%的动力传至后轮,或将70%的动力导向前轮,大幅提升了牵引性能。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成为激烈驾驶时驯服路面的利器
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其卓越的性能无人能及,它不仅主导着现代轿车四驱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奥迪quattro赛车在多项世界著名赛事中创造的上百次冠军的辉煌成绩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巅峰。
独领极致
上世纪80年代,奥迪凭借quattro技术在复兴之路上加速前进的同时,复兴顶级豪华车的任务也被提上日程。1988年,奥迪顶级豪华车奥迪V8正式推出,1994年,奥迪V8的继任者——奥迪A8正式问世,其技术革新可谓翻天覆地,并且在全球量产轿车中率先采用全铝质车身,成为当时汽车工业的一大突破。此时奥迪的铝质车身制造技术和“银箭”时代的全铝车身完全不同,它依据奥迪独有的“奥迪空间框架结构”技术设计、制造,这项技术成为日后奥迪轻量化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应用于除奥迪A8系列以外的多款车型。
即便如此,这距离奥迪研发团队对奥迪顶级豪华车的要求还差一步,他们要为奥迪的顶级豪华车配备12缸发动机,并同时搭载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以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奥迪特色”。但传统的V12发动机庞大的体积成为这一目标的障碍,一款体积更紧凑、效率更高W型发动机呼之欲出。
W型12缸发动机巧夺天工的精密设计将紧凑的结构与强大的12缸动力完美结合
1991年,超级概念跑车——奥迪Avus quattro及其搭载的“3排直列4缸机体组合方式”的W型12缸发动机震惊了世界。不过,费迪南德·皮耶希博士带领的W型发动机开发团队对这款概念发动机并不满意,又经过6年多的不断试验,真正意义上的W12原型机终于诞生。这款W型12缸发动机结构更为精巧,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动力饱满强劲,且运转平顺,但体积却比传统的V12发动机更为紧凑,与传统的V8发动机大小相当。正是得益于紧凑的结构设计,装配在奥迪A8上的W12发动机可以与奥迪领先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完美配合,强大动力被高效地传递至四个车轮,为奥迪品牌的顶级豪华车带来了难得的优异操控性,同时为主动安全性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突破科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对高效动力总成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在动力总成高效化的道路上,极富前瞻眼光的奥迪显然早已意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并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率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早已淘汰的化油器发动机和现今仍是主流的电喷发动机无一例外都属于“缸外供油”式发动机,而奥迪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油直喷发动机创新地将汽油喷射转至汽缸内。在同等排量下,实现了更强的动力输出、更低的油耗。自2000年开始,FSI汽油直喷发动机经历过了全球最严酷的耐久性测试——装备了FSI发动机的奥迪R8赛车在六年中五次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2004年,奥迪又在FSI基础上开发出了TFSI涡轮增压燃油直喷发动机,完美联姻涡轮增压与缸内直喷技术,并引领了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奥迪5.0 V10TFSI发动机将FSI燃油直喷技术与涡轮增压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绿色传统动力的重要开创者,奥迪的另一张王牌就是1989年问世的清洁柴油发动机(TDI)。TDI于1989年法兰克福车展(IAA)推出,它是全球首款直喷与电子控制技术结合的柴油发动机。较之同排量的汽油发动机,TDI的动力能提高一倍,扭矩提高70%,但油耗却能降低30%,排放降低10%。
奥迪的高效创举,远不止高效的动力输出一项,在奥迪的工程师的手中,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tiptronic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以及S tronic双离合变速器以其截然不同的结构特点,将平顺、舒适、动感与高效完美地结合。
奥迪创领的多项高效动力总成技术不仅提前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复杂、严苛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奥迪 “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带来更富前瞻性与可持续性的解读。如今,全球各地的奥迪车型大多装备了这些技术,结合其他奥迪高效模块技术,“高效”已成为奥迪向未来进发的关键词。
启迪未来
曾几何时,全球汽车行业已经疾步走进了新能源车时代,奥迪的脚步丝毫没有停歇并再一次地走在了行业的前沿,“ultra轻量科技”、“e-tron电动科技”及“connect互联科技”这三大未来先锋科技,更加全面地定义了未来的奥迪车型及技术,也更加清晰地指引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奥迪百年传承的进取精神,一直鼓舞着奥迪人克服艰难险阻,开拓一项又一项前沿技术,指引着汽车行业迈向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领域。奥迪对技术的狂热与执着,源自它百年不变的承诺,源自它从未动摇过的信念——“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