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成立独资销售公司 整合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

网上车市 2025-09-23 18:25

9月23日,福特中国传来重磅消息——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全面接管长安福特、江铃福特乘用车及皮卡的在华营销、销售及服务业务,同时任命陈晓波为新公司总裁,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汇报。

福特销售服务公司总裁 陈晓波

福特此次将独立的销售与服务渠道整合为统一网络,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用户中心化”趋势的精准回应。过去,不少跨国车企因销售与服务环节割裂,导致用户购车后出现售后响应慢、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而福特打造的“一站式体验”,不仅能缩短用户从选车到售后的沟通成本,更能通过数据打通营销与服务环节——比如用户在购车时的个性化需求,可直接对接后续的“纵横装备”改装服务,这种闭环模式在当前新能源车企普遍强调“用户生态”的竞争中,显然更具吸引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人”与“战略”的匹配度。陈晓波的上任并非偶然,其兼具长安福特、雷诺中国等跨品牌、跨模式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在新能源营销领域的积累,恰好契合福特“引入更多新能源产品”的目标。对于福特而言,想要在华推动“FUN天性,去野行”的品牌主张,既需要懂本土市场的管理者打通渠道堵点,也需要有人能将“福特纵横”生活体系——从户外社群到改装服务——真正落地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毕竟在当下,消费者买的早已不只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入口,而陈晓波的经验,正是连接“产品”与“生活方式”的关键桥梁。

吴胜波提到这是一次“大胆创新”,背后其实藏着福特的生存焦虑与野心。如今中国车市,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本土品牌在智能化与用户运营上步步紧逼,跨国车企若仍依赖传统合资渠道模式,很容易陷入“反应滞后”的困境。成立全资销售公司,意味着福特能更快速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比如某款新能源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时,可直接联动营销与服务端做推广或权益调整,无需经过合资方的多层沟通。这种“决策权上收”的操作,虽看似冒险,却为福特在新能源赛道上争取了宝贵的“反应时间”。

当然,这次调整也并非毫无挑战。如何平衡新公司与原有合资伙伴的利益,如何让经销商快速适应新的运营模式,都是福特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此次渠道革新既是福特对品牌升级的“自我加压”,也是跨国车企在华求变的一个缩影——唯有主动打破固有框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空间。10月1日新公司正式运营后,福特能否凭借这套“组合拳”实现突破,值得期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