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27 17:43
【网上车市 武汉试驾评测 】关于Ghibli:关于Ghibli绝大多数人会对其百万以内的价格津津乐道,玛莎拉蒂公司则希望这款中型四门豪华运动车型能够拉动品牌销量。入门级往往意味着差异化,当入门级遇到超豪华品牌时,我们的目光总会集中在品牌上而不是差异,对于三叉戟来说Ghibli就是量化超豪品牌的门径。
正值品牌建立一百周年,玛莎拉蒂在国内首次冰雪试驾得以实现,而“出征”的就是Ghibli S Q4车型。Ghibli全系配备了限滑差速器,而Ghibli S Q4上的四轮驱动系统让编者对这次冰雪试驾更加期待。
Ghibli造型引人注目,意大利风格鲜明,车头设计是独具魅力的玛莎拉蒂椭圆形前格栅,上面饰有内凹式垂直薄片,灵感来自GranTurismo跑车和经典的A6 GCS Berlinetta跑车设计。前格栅采用传统的椭圆形设计,顶部收窄,与气势非凡的前照灯衔接在一起。前照灯巧妙地运用了LED日间行车灯,强调了富有力量感的车身造型。
两条曲线贯穿车身侧面,在硬朗的车尾前部融合在一起,尾部略扁饱满的倒梯形LED尾灯和由流畅的车身线条自然延伸至尾部的造型彰显了整车线条一体感。
车身尾部设计独特,车身下沉式腰线与上扬的尾部线条配合,尾部略扁饱满的倒梯形LED尾灯和由流畅的挡泥板线条呼应彰显了车身尾部线条一体感,双排气管设计和18英寸(标配)至21英寸的多种车轮选择彰显了Ghibli十足的运动风范,车轮中心的三叉戟标志也尽情表达出纯粹的玛莎拉蒂风格。
国内的车主在超豪品牌上的忠诚度少的可怜,内饰相信对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只是“见仁见智”的答案,就不必赘言。本次试驾的场地选在冰雪大世界,雪地试驾在湖面上,对于在南方生活的编者而言绝对是头一遭,难度不言而喻。当然必要的培训还是能够让驾驶者做好准备,尤其是雪地驾驶技巧的理论知识。
试驾前先来说说Ghibli S Q4的四驱系统,Q4全轮驱动系统打造“按需分配”的技术概念,通常情况下,该系统可将全部动力分配给后轮,而在前轮需要牵引力时,则会在瞬间以智能方式将动力输送至前轮。而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前后轮牵引力瞬时分比的变化。
发车前需要切入I.C.E(增强型控制与效率)模式,不同于普通的雪地模式,I.C.E.”模式取消了超增压功能,可提供较为缓和的节气门响应,从而实现更加平顺的驾驶品质。这在雪地上能够减少路面低附着力所带来的影响,加上限滑差速器,Ghibli S Q4在雪地上的表现能够让驾驶者“如履平地”。更重要的是,I.C.E模式不仅是“雪地模式”,在降低油耗、排放和噪音上同样有介入的功效。
Ghibli S Q4 配备了 3.0 升双涡轮增压 V6 发动机,虽然是在I.C.E模式下,依然能够显示出410马力的强大动力,只是在弯道上的控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无论配备了多强大的电子辅助系统,车本身仍是在摩擦力低的路面,电子系统只能帮助控制,真正掌握车的还是人。在雪地S弯的路面上方向、刹车必须要有预判,提前操作的时间需要掌握好,这就需要有丰富的雪地驾驶经验,而编者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个路面上多次操作以求掌握雪地驾驶技巧。I.C.E模式的介入缓和了发动机节气门的响应,也让ABS提前介入以保证车身的稳定。
原本以为雪地S弯够难了,第二阶段则让编者使出了浑身浑身解数。关闭了I.C.E模式,切入SPORT,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全靠驾驶者来掌控车辆,电子辅助系统不会提前介入,使得车辆在雪地上容易失控。没有了动力输出限制,油门的响应非常灵敏,入弯难以掌握角度,适度的回打方向显得非常必要,为什么是适度呢,打多了车子就甩出去,打少了基本起步到作用,编者使出了浑身解数后才开的有点模样。稍稍掌握了技巧后,漂移的动作就能在雪地上做出来了,当然因为在湖上,积雪少的地方露出了冰面,这使得附着力本就不均匀的雪地上更能加难以控制。
编后语:正值玛莎拉蒂百年庆典,在国内尝试冰雪试驾也尚属首次,能够看到超豪华品牌这几年在国内强劲的上升势头,逐渐将更有趣味、层次更高的活动引入国内也能看到超豪品牌对国内市场的重视。
展开余下全文
相关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