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价比”的背后是品质回归
近日,某招聘网发布的《中国新锐中产调研报告》再次定义了中国新锐中产阶级群体。经过对近5万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报告》将10-50万年薪人群定义为“新锐中产”。在“吃瓜群众”纷纷比对自己是否上榜的同时,“中产阶级”一词也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与不断扩大,他们不仅在职场上独当一面,也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走向。
对于中产阶级而言,随着消费升级、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例增长,促使其更加看重对个人品味和家庭生活水准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早期职场的培训与沉淀下,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广度得到大幅度拓展,对生活的理解与需求有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已逐渐取代价格,成为其消费的第一要素。
正因如此,“性价比”一词虽然还在提,但已在逐步淡化。反而“注重品质”、“注重设计”、“注重技术”、“注重品牌精神”等词语频繁地进入消费者视线,“质价比”也因而成为了众品牌厂商更为关心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质价比”?手机、数码、日用品、汽车等领域的诸多品牌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这些具有品牌内涵、做工考究、富有品质感的产品,即使没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却已经让众多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的为之“长草”、“剁手”。
iPhone: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体验
曾几何时,当年红透半边天、主打性价比的山寨手机逐渐成为“老年机”,反而iPhone成为了当红“街机”。为什么国产手机都这么强了,还是有大批“果粉”去买相对高价的iPhone呢?细细推敲便会发现是“品质”在“作祟”。从产品包装、硬件设备、操作系统、APP软件开发,iPhone都给客户无与伦比的高品质产品体验。
苹果也因此真正得做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同时也成为了用户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因此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人群中,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促使消费者愿意为其“高品质”买单。
日默瓦:细节之处从不妥协
在旅行箱市场上,日默瓦(Rimowa)几乎是“高端”和“品质”的代名词。拥有长达118年的历史的日默瓦百年来始终坚持手工打造的匠心。与此同时,日默瓦还在旅行箱细节方面增加了人性化设计。例如TANGO系列拥有内袋设计、转动手柄和挂衣箱,被誉为“行李箱里的衣柜”。
10000+的行李箱听起来性价比并不高,但对于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来说,日默瓦带来的高雅、永恒、无误的产品体验,绝对是最富有“质价比”的明智之选。
戴森:黑科技带来的品质生活
当你了解到戴森的品牌和产品后,我想你会很快成为它的粉丝。Supersonic吹风机已经上市就收到了众多女性的追捧。除了其精致的外观,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黑科技,对于追求精致生活的爱美女性来说,一定愿意为其买单。
所以,在价格范围内做用户感受最好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这就是品牌的“质价比”。
奥迪A4L: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
汽车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性价比”也早不是人们买车的唯一衡量标准。产品质感、品牌价值、售后服务和等因素都受到同等重视。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车也是一个人的身份和生活品质的象征。于是有人提出“买车要更要多考量‘质价比’”。那么汽车的“质价比”如何体现?
当奔驰努力做表面功夫,把C,GLC,E打造的跟女人一样圆润漂亮并且沾沾自喜之时,奥迪开始务实了,在以“质价比”取胜的市场下,奥迪再次突破科技,以全新奥迪A4L诠释了豪华品质。由内而外的全面革新不仅以科技感让用户眼前一亮,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上的升华。
全新奥迪A4L以由内到外的“越级”配置完美诠释了汽车的品质感。有着最高效的动力系统的奥迪A4L是基于与奥迪旗舰SUV Q7相同的MLB evo平台全新打造的重点车型,而这一平台接下来还会被延用到下一代的奥迪A8车型上。
内饰方面,奥迪A4L也以全面的升级带给用户十足的惊喜:与奥迪Q7相同的全新电子排档杆设计、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支持手写功能的MMI touch……让消费者花B级车的价钱,体验C级车甚至D的豪华高品质,带给用户超越级别的驾乘体验。
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带活性炭的组合过滤器:全新奥迪A4L的自动空调带有活性炭组合过滤器,能够有效帮助净化车内空气,消除有害颗粒、细菌和多种过敏源,对1微米可吸入颗粒物的透过率仅为2%,做到了豪华汽车品牌中最佳的空气质量控制。即使长时间驾乘仍保持车内空气清新,提升舒适、健康的驾乘感受。对于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为健康买单也一定是值得的。
对中产阶级来说,“性价比”已过,消费升级成为市场大趋势,虽说这略显残酷、现实,但却不无道理。因为价格是在权衡和选择之中决定的,对于中产阶级而言,当经济基础日益坚实的基础上,产品质感和个人品味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性价比”的基础上,产品的质量能否满足个人的生活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性价比”是基础,“质价比”是追求,价格的背后其实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