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涨知识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
对汽车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一定听说过或者在某些车的配置表里看过车体结构这一栏经常写着“承载式车身”,在极少的情况下会是“非承载式车身”,到底这辆种车身结构在日常使用中有没有区别?有多大区别?
先来解释一下,所谓承载式车身就是汽车除了底盘以外,汽车车体本身也起着主要承载作用的车身。实际上承载结构的汽车框架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由车头、车身和车尾(不同车型结构会有所不同)等不同单元组成,而他们之间的结合是通过焊接手段完成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的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它们在车身的组合上是同一个级别。绝大多数轿车都采用承载式车身,比如高尔夫6、奇瑞QQ和雷克萨斯LS系列等。
而非承载式车身是通过一个事先做好的骨骼框架(底盘),在此基础上安装动力单元,悬挂和车身框架,大部分重量和各零部件所受的力几乎全部压给底盘,而车体本身并不起主要的承载作用。这种结构通常会在大型的客车,卡车,纯越野车等车型中出现。
再且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相信大家就能更加了解,在这里可以简单地把承载式车身比作螃蟹,螃蟹的骨骼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如果人为的取走身体内的一个部分,别说螃蟹能不能支撑自己,恐怕当时就会死掉,即使有外壳作为保护,当遇到碰撞时,强度也会大打折扣。
而蜗牛则能够从一些方面代表非承载式车身,把蜗牛软体比作底盘,这时候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和行走机构都安装在蜗牛的身体里,而蜗牛的外壳相当于汽车的车身,如果单单拿走蜗牛的壳而不破坏蜗牛本身的话,蜗牛在理论上是还可以继续存活的,也就是说真正起承载作用的不是蜗牛壳,而是蜗牛,蜗牛壳则是非承载作用的车身。
总结:
有的小伙伴会说那我买车时到底选哪个呢?其实现在一般的家用轿车都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包括一些城市SUV也会采用,所以如果你就是买辆日常家用车其实完全不用考虑是承载式还是非承载式车身。
当然,如果你是想偶尔玩玩越野,喜欢挑战一些特殊的地形,那么在买车时就要考虑选择非承载式车身了。总而言之,这两种车身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究竟哪种比较好,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你是想偶尔玩玩越野,喜欢挑战一些特殊的地形,那么在买车时就要考虑选择非承载式车身了。总而言之,这两种车身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究竟哪种比较好,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