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商务混战 奥迪新A6L对凯迪拉克赛威

原琳

2012-6-05 7:01

7条评论

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已经不在是以前那个某个品牌说了算,或者某款车型说了算的年代。大包大揽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更多选择的空间,与丰富的产品线,让汽车市场每一个细分领域的竞争逐渐白热化。今天,借着奥迪新A6L上市的热潮,我们抛开传统的德国三辆马车,将竞争的脚步踏入美洲,看看来自德美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国家,相遇在一起时能够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单车评测

  

正文

今天的主角是来自一汽奥迪的全新A6L-30FSI顶配版,售价50.66万元,以及来自美国的老牌车企凯迪拉克的首款国产车型SLS赛威3.0L。售价52.8万元。众所周知,新A6L带着延续老款“官车”称号应时而来,而凯迪拉克作为美国正牌的官车,在国内的受重视程度似乎并不大,这样两款“官场角色”究竟谁比谁更有官样儿,谁比谁更有“官腔儿”,接下来便一见分晓。

奥迪和凯迪拉克两大品牌,基本上可以算是能够体现德美两国在商务车领域概况的车型了。通过在中国不断的更新换代,新A6L已经不算是什么大家陌生的车型了,在国内商务用车霸主的地位,目前似乎还并没有人能够撼动。凯迪拉克赛威同样是在美国官场上驰骋多年的老将,两款车的区别只不过是奥迪在中国开枝散叶,而凯迪拉克在美国更有地位。

可能是处于对美学的不同理念,奥迪在近几年的设计中,更多的将线条元素频繁利用,这点特征我们在奥迪很多车型上都可以看到,也包括新A6L。而凯迪拉克,则是一个一直以来对方形情有独钟的品牌,也许美国人认为方方正正才够正式。所以,在新A6L和赛威身上,无处不表现着它们对于线条美和力量感的宣泄。

随着人们对车辆空间以及视觉冲击力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国产后的车型都必须例行公事般加长,大部分商务车用户认为,更长并且后排空间更大的车更实用。这也致使很多C级商务车的车身长度都增长到了5米,轴距突破3米大关,正如我们眼前的这两款车,修长的车身线条让它们都达到了国内使用者眼中的“水平”。

  

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它们不同的“性格”。其实在上一代A6L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直在使用的设计风格,那时的A6L并不像新A6L那样圆滑流线,德国人在新A6L身上应用了更多线条元素,让这款“官车”的用途更广泛。而凯迪拉克则一直在延续经典的方形设计,这已经成为品牌的标志性设计。

  

单纯的设计理念并不能满足一款豪华品牌商务车,多元化的设计思路已经在广大豪华品牌中逐渐成型,在保证车辆商务气质的同时,它们或多或少都会融入一些能够表现活力和动感的设计,让车辆不会看起来那么死板,同样也增加了车辆的用途。

通过两款车的悬架系统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和美国人在选择悬架上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赛威所配备的悬架系统更强调车辆的舒适性,动态驾驶中并不会表现的过硬。而新A6L则在保证舒适的同时,时刻关注着运动能力。大排量车型在很多美国商务车上都能够看到,这也是美国车节油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而新A6L所配备的2.5L发动机,为一款转为中国打造的发动机,在能够节能的同时,动力输出也并不落后。

丰富的配置、豪华的内部做工用料、与高科技,是一款豪华商务车必须具备的三大元素。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赛威年头比较久远,在配置方面的表现不一定会有多出色,但可以肯定的是,赛威在科技配置上的确没有什么优势,但在便利性配置方面却做足了功课。而作为一辆新车,新A6L在科技型配置上表现出色也属正常。

作为一款商务车,在方向盘样式的选择上其实并不是什么难题。新A6L所配备的四辐式方向盘更能体现商务气质,而赛威所配备的三辐式方向盘,在样式以及面板选材上,都要逊色不少。个人认为,配备电动方向盘调节的车,往往更能增添驾驶者的好感,更何况是一辆已经步入50万大关的C级商务车,所以在这一点上,赛威表现更为出众。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科技化设计的增加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正如我们看到的这两种仪表盘设计,新A6L中部大块的显示屏,基本可以将车辆大部分常用功能状态显示其中,为驾驶者用车时提供了很大便利。而赛威的设计相比之下就要显得比较过时,虽然也可以满足基本需求,但缺乏科技感。

大尺寸导航屏固然是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衡量的因素也有很多。赛威所配备的导航屏在清晰度上并不能可新A6L抗衡,但是可以触屏控制也是它自有的优势。当导航系统将你导入绝境之后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驾驶的是一辆新A6L的话,你只能通过打电话求助了。但如果你驾驶的赛威的话,轻松的一个按键便可以解决你的所有问题-安吉星。

能够在这两款车身上见到前排双区空调,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新A6L还配备了前排座椅加热功能,这项配置可以说是真皮座椅在冬季的福音。不过当你看到赛威所配备的通风加加热座椅之后,你会发现真皮坐椅在冬季和夏季的劣势都被解决了。

为了能够更加节能,并为驾驶提供更好的平顺性,新A6L为驾驶者提供了8速CVT变速器,这套变速器在驾驶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绵软无力,运动模式下依旧可以焕发车辆的能量。在此级别车型中,赛威所配备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就要显得有些落后了。

电子手刹其实已经不算是什么值得让人咋舌的配置了,但和赛威的脚踩时手刹相比,就尊贵感受而言,新A6L像是一辆适合所有人驾驶的车,而赛威只适合司机驾驶。新A6L还配备奥迪全新一代的MMI系统,使用中十分便利,而赛威目前还没有涉及到智能副驾系统领域当中。

商务车同样要注重生活品质,而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天窗与音响系统。两款车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著名音响品牌BOSE,区别只是赛威比新A6L多用了7个喇叭。而新A6L所配备的全景天窗做出了很好的反击,喇叭是可以装的,但天窗可不是随便就能开的。

  

  

  

通过实际试驾感受,我对赛威的主驾座椅并不满意。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连续驾驶,臀部可以明显感觉到不舒服,不知是座椅的角度问题还是坐垫的厚度问题,总之让人感觉并不好受。虽然德国车在舒适度方面并不是行家,但相比之下,新A6L就要舒服的多。

  

  

经过一系列的对比我们发现,赛威在实用型配置上所给与的提供真的很强,全车四区自动空调和四座加热是两款车都配备的,除此之外,赛威为后排乘客也提供了座椅通风功能和座椅电动调节功能,后排显示屏或许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一项可以体现后排乘客尊贵性的配置。

不同的国别早就了这两款性格截然不同的商务车,新A6L在设计以及科技型配置方面的提升,已经基本达到了一个顶峰,但由于品牌在国内知名度较高,高昂的售价和多层次的车型划分,在便利性配置的提供上总会受到制约。赛威作为一款老车,虽然没有什么过多的科技型配置,但实用型配置的广泛应用,会让它的表现更亲民,但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较低,致使它的市场局限性较大。

展开余下全文

8698

收藏

相关文章 换一批

全部评论

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北京
B

获取最低报价

手机号
X
取消 退出
发送

写点什么吧

7 8698